【研究报告内容摘要】
国内并购之风再现,会掀起新一轮浪潮吗近年来,证券行业并购之风再现,如中信证券吸收合并广州证券、天风证券收购恒泰证券部分股权、华创证券拟收购太平洋证券部分股权等。在行业新一轮的创新发展期内,并购浪潮还有可能再度掀起吗 国内外券商并购回顾:国内受政策推动为主,国外受市场驱动为主。
从我国兼并收购历程来看,共出现了四波并购浪潮:前三波离不开政策推动,受到“分业经营”、“综合治理”和“一参一控”政策影响,行业内证券公司纷纷并购,典型代表是中信和华泰的数次并购;第四波则主要受市场因素助推,出于补业务短板目的而并购,如东方财富并购西藏同信证券。从国外证券业的发展演变来看,原因各异,但基本遵循市场化、补短板逻辑:
(1)美国以市场化、补业务短板为主,大型投行主导;
(2)英国以被境外投行收购的被动出让为主;
(3)日本以跨业防御型兼并模式为主,形成财团控股模式。
行业并购的核心逻辑:优势互补或补齐短板。国外证券公司兼并收购最核心的原因即是优势互补或补齐短板,立足长远发展。以国外大行为例:嘉信理财收购德美利证券,合并海量客户资产,以期扩大市场规模;摩根士丹利并购e-trade 获得数字访问和数字银行服务,也为e-trade 客户带去财富管理建议,实现优势互补。近年来,国内券商的并购行为也转向补短板逻辑:中信证券并购广州证券,补强华南市场,完善业务布局;华泰证券并购assetmark,拓展业务平台、强化技术优势。我们判断,受政策驱动的被动型并购将日渐稀少。
未来国内并购仍会上演,但数量料明显下降,并购主战场或转向海外。
随着国内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提速,证券行业竞争程度将不断加剧,为提升本土券商的综合实力,打造航母级龙头券商,龙头券商可能基于补短板目的寻找一些并购标的。但是,简单的强并弱、大并小已经缺乏现实基础,目前龙头券商各项业务发展均衡,市场竞争力远超中小券商,并购意愿和价值呈下降态势。不过,在国际化指引下,国内券商的出海意愿提升,并购主战场有望向海外倾斜,以迅速提高国际市场份额。至于弥补本土券商和国际大行在业务上的差距的并购方向,如金融科技和衍生品投资公司等,则尚需政策破局。
风险提示:对外开放引发市场竞争无序;金融创新的进度低于预期。
其他市场风险事件包括经济增速放缓、利率波动影响、行业竞争加剧等。